运动对骨质结构代谢影响

全身骨骼系统由骨及关节构成,各部位骨的形状及大小不同,但均由表面的皮质骨及其内的松质骨构成(图2l一12)。皮质骨由多层骨板构成,其中有许多骨单位,或称哈佛系统,每个骨单位有一条哈佛管和骨板,哈佛管内有血管及神经,呈管状结构,与骨纵轴平行。骨单位的表面有一层黏合质,含大量骨盐,故皮质骨坚硬、抗压力和抗张力的强度很大,是四肢骨的主要成分,占人体骨量的75%~80%。松质骨由许多骨小梁交错排列而成,骨板层次少而薄,没有或有少数不完整的骨单位,无血管分布,主要位于椎体(占66%~75%)、长骨干骺端和肋骨,其强度比皮质骨小,但可增加骨的抗压缩及抗扭转力,占人体骨量的20%~25%,总面积为皮质骨的6~8倍。

   (一)骨的组织结构

   骨组织由骨细胞系、骨胶原基质和无机盐构成。

1.骨细胞系

     骨细胞系中含3种细胞,即骨细胞、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。

 (1)骨细胞:由成骨细胞产生,位于骨陷凹内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(2)成骨细胞:为骨形成细胞,合成骨胶原及骨蛋白,构成骨基质的主要成分,尚未矿化的骨基质称类骨质。一旦矿化,即含碱性磷酸酶。陷入骨基质的成骨细胞成为骨细胞,留在骨表面的静止成骨细胞称衬里细胞(1ining cell)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 (3)破骨细胞:为骨吸收细胞,它在骨表面分泌酸离子和蛋白溶解酶,以其胞浆延伸形成的粗糙缘吸收骨表面,降解骨基质,并溶解吸收钙离子,含酸性磷酸酶。

2.骨基质

   位于骨细胞之间,由成骨细胞分泌的胶原矿化后形成,其中有机质占1/3,无机质占2/3。有机质中90%为胶原纤维及少量无定型有机质,随年龄增大,有机质减少。胶原有几种,成人骨中为I型,由成骨细胞产生,每个胶原单位由a一链及β一链构成,经过一系列脯氨酸及赖氨酸等转型后合成蛋白,骨代谢时释放羟脯氨酸及赖氨酸,能用作疾病活性的指标。交联及其他原胶原大分子经糖基化一后形成胶原纤维。骨基质内尚有蛋白多糖、糖蛋白、骨钙素及骨连接素。骨钙素可用于判断骨转换率。无机质的主要成分为羟磷灰石结晶及无定形钙、磷,85%是磷酸钙,10%是碳酸钙,少量氯化钙、氟化钙、碳酸镁等,老年时也减少。

(二)骨代谢

骨与身体其他组织一样,即旧骨吸收、新骨形成,以维持骨的坚韧及弹性,并通过骨代谢与细胞外液进行钙、磷交换,维持血钙水平。骨代谢的过程亦称骨转换,主要在骨表面进行。皮质骨内的代谢在哈佛系统进行,骨吸收后形成圆锥隧道(图21一13)。松质骨代谢在骨小梁表面进行,骨吸收时形成陷窝(图21—14见彩插5),由于松质骨表面积大,故松质骨代谢活跃,早于皮质骨发生骨质疏松(图21一15)。

    正常情况下,成年骨骼的代谢周期约为3~4个月,包括激活期、吸收期、反转期、骨形成期及矿化期。此过程涉及的一组细胞称为骨再建单位,完成一个BRU,即建立一个骨结构单位系统及锥体,小梁骨的BSllJ是扁平的、约40~60tu~m厚、0.5~lmm范围。体内共有3500万个BSus,约40%在小梁骨内。故骨更新在小梁骨中较多,每年约为25%。而皮质骨仅有2%~3%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(1)激活期:一组破骨细胞被激活,黏附于矿化骨的表面。骨表面的激活频率约为每10秒钟一次。激活破骨细胞的原因尚不清楚。

(2)骨吸收期:骨基质中的无机质溶解,有机质崩解,在骨表面出现挖空的陷窝,每日约吸收20um深,4~12日内可吸收40~60/um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(3)反转期:单核细胞进入凹陷部位,将吸收腔整理平滑,7~10天后沉积层胶合物,富含蛋白多糖、糖蛋白及酸性磷酸酶。

(4)骨形成期:当吸收期及反转期完成后,一组成骨细胞进入陷凹表面,合成和分泌有机基质,形成按层排列的多层胶原束,即类骨质。

(5)矿化期:以无定形磷酸钙沉淀开始,进而形成羟磷灰石结晶,钙、磷、碳之比约为10:6:1,其中也含其他离子,如钠、镁及氟。完成此期时,成骨细胞变长、变平、填充陷窝,结束一个骨代谢周期。骨吸收与骨形成同时进行称为偶联,骨吸收过程在数日内完成,而骨形成及完成矿化则需数月,因此激活频率愈高,即骨代谢愈活跃,骨吸收愈多,骨丢失愈少。

(三)运动对骨代谢的影响

1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骨不断改建更新的结果,可用骨密度(g/ C M2)来反映.用骨密度测量仪扫描非优势侧前臂挠骨中远1/3处的骨密度发现,骨密度与年龄变化关系密切.骨密度值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,但19一22岁左右的年轻人之间,无论运动与否均无显著性差异.对体育系学生和化学系学生的对比研究表明,化学系学生每周2次以下的非运动人口组骨密度值为0 .689g/ c扩,每周3一5次的运动人口组为0 .702g/ c m2;体育系学生的骨密度值为0 .727 g/ c m2.每周3 -4次短跑、武术等高强度项目运动,更有利于刺激骨的矿化,使骨密度值增加,运动组第2一4腰椎的骨密度值也较非运动组高.

2运动对血钙、血磷的影响据研究,女大学生体操运动员,运动前后血钙、血磷变化很小;坚持长跑的老年男子,血钙离子低于对照组,血磷、尿钙正常.这说明坚持长跑运动的老年男子,成骨作用占优势;绝经后女体育教师比非运动老年女性血钙浓度略低,但无显著差异.这主要取决于女体育教师退体以后是否坚持体育运动.

3运动对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影响运动对血清总碱性磷酸酶、骨碱性磷酸酶、骨钙素都有较大影响.举重训练30天后血清骨钙素含量、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,且一直保持到训练结束.冬泳的老年男子,骨钙素明显高于对照组;坚持舞蹈健身和慢跑的老年女子,血清总碱性磷酸酶略高于对照组;绝经后女性骨碱性磷酸酶活性比总碱性磷酸酶活性高.而坚持运动的女体育教师的尿钙/肌配比值,却比非运动老年女子显著降低.这说明运动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过程,有利于骨质积累.运动对成骨细胞的促进和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,是骨细胞将骨基质所承受的机械压力转变为化学信号,传递给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,以调节骨的改建.

(四)运动人群与非运动人群的骨代谢

运动人群骨密度值明显高于非运动人群,一方面是由于经常锻炼的结果,另一方面运动可以提高青少年时期的峰值骨量,另一方面又可以延缓骨质的丢失速率,对骨量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。运动人群和非运动人群在骨钙水平上没有明显的差异,这说明在全身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钙离子的稳定,对于人体正常代谢的进行起着保证作用。运动人群血ALP水平高于非运动人群,而尿Ca/ Cr值低于非运动人群,从而可以得出运动一方面促进了成骨细跑的建骨活动;另一方面又抑制了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过程。然而这其中具体的机制和过程仍不十分清楚,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。
在topswim上查看原文讨论 保存为pdf格式